道路千萬條 “歸巢“是一條
記者 劉曉瑞
在全國各地持續開展的一次次在外務工人員座談會,介紹著家鄉的新發展;
各縣(市、區)制定的一項項優惠政策,展示著“家鄉歡迎你”的誠意。
道路千萬條,“歸巢”是一條。外出務工的63萬運城人,既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資源,也是一個可觀的人才庫,是建設大運城的重要力量。自我市開展“鳳還巢”計劃以來,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選擇了“歸巢”。
“歸巢”的他們或是帶著資金“歸巢“投資創辦企業,拉動經濟,帶動就業;或是帶著新理念、新思維“歸巢”創辦新業,促進著家鄉發展的腳步。
采訪中,有太多的“歸巢人”和“歸巢故事”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“90后”臨猗小伙郝挺軒發起公益聯盟,發力精準扶貧。他發起的運城市義購農場公益助農聯盟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,幫助農村貧困家庭,特別是五保戶、空巢老人、孤寡老人、“雙患”家庭和農村孤兒銷售農產品,增加收入,幫助其早日脫貧。聯盟創建兩年多來,已經累計幫助臨猗縣235戶農村家庭銷售蘋果200多萬公斤,其中貧困農戶68家,每公斤蘋果增收0.6元到1元,累計增收61萬元以上。幫助山西臨縣、陜西佳縣貧困山區銷售紅棗150萬公斤,每公斤平均增收1.4元,累計增收200萬元。對此,央視一臺曾做過長達一分半鐘的專題報道。
絳縣人李志江在滿滿的鄉情和縣委、縣政府優惠政策的感召下,毅然舍棄青島的公司業務,返回家鄉,僅用3個月時間,投資1000萬元,建起占地20畝、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生產車間,把青島的全套生產設備整體搬遷回來,成立山西風輪車輛制造有限公司,招收當地60余名農民工、下崗工,其中貧困戶28人,投產運營僅一年多時間,已生產摩托、電動車內胎550萬條、外胎80萬條,暢銷非洲、南美洲國際市場和重慶、新疆、昆明、南寧、成都等國內終端市場,產值8000萬元,實現利稅500多萬元。其產品填補了山西省空白,既可消化絳縣部分傳統工業產品炭黑,又為當地閑散勞動力提供了長久就業機會。
新疆的鹽湖企業家劉長紅,多年來一直為家鄉的建設和德孝文化傳播貢獻力量:出資百萬元在中凹村村口創建青白玉牌樓——德孝門,在日間照料中心辦百叟宴;出任“在外人員新疆服務站”服務站站長一職,關心關愛駐疆在外人員;在鹽湖德孝表彰會上為見義勇為模范捐款兩萬元。在了解到了政府的政策之后,劉長紅還有了在運城投資建設大型劇場、打造關公忠義實景劇的初步意向。
芮城縣西陌鎮夏陽村人楊建元,看到家鄉留守婦女、留守兒童逐年增加,2017年在“鳳還巢”計劃的感召下,在芮城創辦浙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,現有員工600余人,其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婦女。他還在各個鄉鎮設立起大大小小的加工點,方便解決更多返鄉務工人員的再就業問題。
聞喜縣陽隅鄉陽隅村人韓俊紅積極響應家鄉的“鳳還巢”計劃,感謝家鄉的養育之恩,回報父老鄉親,于2017年3月,在聞喜縣注冊了聞喜禧德農業技術有限公司,并迅速成立團隊,研究“三農”的短板,制定出符合鄉情,符合農村特質的產業目標,能夠真實有效的幫助到鄉親。陽隅鄉所在的北垣上土地貧瘠,水資源稀缺,韓俊紅通過一系列的循環、改良項目,有效提高土地利用,減少水土流失,能大大提高農產品的品質,降低種養成本,減少資源浪費。
在全國各地持續開展的一次次在外務工人員座談會,介紹著家鄉的新發展;
各縣(市、區)制定的一項項優惠政策,展示著“家鄉歡迎你”的誠意。
道路千萬條,“歸巢”是一條。外出務工的63萬運城人,既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資源,也是一個可觀的人才庫,是建設大運城的重要力量。自我市開展“鳳還巢”計劃以來,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選擇了“歸巢”。
“歸巢”的他們或是帶著資金“歸巢“投資創辦企業,拉動經濟,帶動就業;或是帶著新理念、新思維“歸巢”創辦新業,促進著家鄉發展的腳步。
采訪中,有太多的“歸巢人”和“歸巢故事”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“90后”臨猗小伙郝挺軒發起公益聯盟,發力精準扶貧。他發起的運城市義購農場公益助農聯盟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,幫助農村貧困家庭,特別是五保戶、空巢老人、孤寡老人、“雙患”家庭和農村孤兒銷售農產品,增加收入,幫助其早日脫貧。聯盟創建兩年多來,已經累計幫助臨猗縣235戶農村家庭銷售蘋果200多萬公斤,其中貧困農戶68家,每公斤蘋果增收0.6元到1元,累計增收61萬元以上。幫助山西臨縣、陜西佳縣貧困山區銷售紅棗150萬公斤,每公斤平均增收1.4元,累計增收200萬元。對此,央視一臺曾做過長達一分半鐘的專題報道。
絳縣人李志江在滿滿的鄉情和縣委、縣政府優惠政策的感召下,毅然舍棄青島的公司業務,返回家鄉,僅用3個月時間,投資1000萬元,建起占地20畝、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生產車間,把青島的全套生產設備整體搬遷回來,成立山西風輪車輛制造有限公司,招收當地60余名農民工、下崗工,其中貧困戶28人,投產運營僅一年多時間,已生產摩托、電動車內胎550萬條、外胎80萬條,暢銷非洲、南美洲國際市場和重慶、新疆、昆明、南寧、成都等國內終端市場,產值8000萬元,實現利稅500多萬元。其產品填補了山西省空白,既可消化絳縣部分傳統工業產品炭黑,又為當地閑散勞動力提供了長久就業機會。
新疆的鹽湖企業家劉長紅,多年來一直為家鄉的建設和德孝文化傳播貢獻力量:出資百萬元在中凹村村口創建青白玉牌樓——德孝門,在日間照料中心辦百叟宴;出任“在外人員新疆服務站”服務站站長一職,關心關愛駐疆在外人員;在鹽湖德孝表彰會上為見義勇為模范捐款兩萬元。在了解到了政府的政策之后,劉長紅還有了在運城投資建設大型劇場、打造關公忠義實景劇的初步意向。
芮城縣西陌鎮夏陽村人楊建元,看到家鄉留守婦女、留守兒童逐年增加,2017年在“鳳還巢”計劃的感召下,在芮城創辦浙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,現有員工600余人,其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婦女。他還在各個鄉鎮設立起大大小小的加工點,方便解決更多返鄉務工人員的再就業問題。
聞喜縣陽隅鄉陽隅村人韓俊紅積極響應家鄉的“鳳還巢”計劃,感謝家鄉的養育之恩,回報父老鄉親,于2017年3月,在聞喜縣注冊了聞喜禧德農業技術有限公司,并迅速成立團隊,研究“三農”的短板,制定出符合鄉情,符合農村特質的產業目標,能夠真實有效的幫助到鄉親。陽隅鄉所在的北垣上土地貧瘠,水資源稀缺,韓俊紅通過一系列的循環、改良項目,有效提高土地利用,減少水土流失,能大大提高農產品的品質,降低種養成本,減少資源浪費。
(編輯:張波)